□阮清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大抓農村黨支部建設,建強戰斗堡壘,取得明顯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牢牢抓住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關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基礎和保障。
一、習近平黨建思想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理論基礎
習近平黨建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理論建設的進一步豐富和運用,與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實踐需要相契合,并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逐步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落實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責任制、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嚴格黨內生活、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等方面,對基層黨建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習近平黨建思想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覆蓋全面、內涵豐富且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靈魂。黨的十九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確立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同時把這一重大政治原則寫入黨章,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第一條。因此,習近平黨建思想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理論基礎,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才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路徑探討
?。ㄒ唬┮蕴嵘M織力為重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強化思想建黨,堅定理想信念。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落細“三會一課”制度,創新主題黨日形式,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質量。健全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制度、生活制度和組織制度,推動基層黨組織的神經末梢保持清醒的政治立場。三是加強黨內監督,強化作風建設。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實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馳而不息糾“四風”。四是推進基層黨組織整體隊伍優化。一方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注重吸引高校畢業生、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干部、優秀青年農民工到村任職,選優配強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另一方面,抓好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培訓,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業務培訓,引導黨員干部積極到農村一線工作鍛煉,強化初心使命和擔當意識。
?。ǘ┮越∪w制機制為重點,強化上下聯動。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是經脫貧攻堅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可以繼續實行這樣的工作機制,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強化上下聯動,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把黨員和群眾都組織動員起來。一是發揮縣級黨委“自上而下”的組織督導作用,嚴格落實考核激勵制度。落實縣(區)鄉(鎮)黨委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的主體責任,明確各級黨組織書記的第一責任,將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否引領鄉村振興納入縣(區)鄉(鎮)年度督查檢查考核計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發揮“自下而上”的黨員示范作用,帶動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一方面,黨員要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群眾需求,對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訴求形成正向的反饋;另一方面,黨員要起帶頭示范作用,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帶頭遵守法律法規、鄉村文明和村規民約等條例,發揮黨員在鄉村“德治”方面的軟示范作用,完善鄉村治理。
?。ㄈ┮哉相l村資源為重點,統籌多方聯合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定需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大力吸引新技術、新資源、新人才,統籌多方組織,聯合振興鄉村。一是由農村基層黨組織擔任領導核心,重新整合村集體資產和勞動力,牽頭與金融機構、合作社、龍頭企業以及由鄉村振興產生的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合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合作交易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進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鄉村經濟增長。二是統籌資源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要在解決好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基本社會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統籌配置城鄉教師資源,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用好網絡信息技術,推動城鄉優質教師資源、醫療衛生資源共享。三是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讓廣大黨員與農民群眾共同學習,提高產業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四是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共同參與鄉村治理,增強集體聯系和互動,拉近黨群距離。
?。ㄋ模┮脏l村全面振興為重點,創新“黨建+”機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就必須創新“黨建+”機制,更好發揮黨建引領的制度優勢。一是創新“黨建+鄉村發展”機制,推進產業振興。因地制宜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推動鄉村培育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二是創新“黨建+鄉村人才”機制,推進人才振興。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和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三是創新“黨建+鄉村文明”機制,推進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挖掘鄉土文化,推進鄉村誠信建設,加強移風易俗工作。四是創新“黨建+生態保護”機制,推進生態振興。壓實黨委、政府及村“兩委”班子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發揮黨員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參加村莊清潔行動、愛國衛生運動、垃圾分類等,引領廣大農民群眾共同參與。五是創新“黨建+鄉村治理”機制,推進組織振興。采取“黨組織+經濟組織”等形式,將黨組織建到產業鏈上,形成黨建與“三治”結合的治理格局,打好鄉村自治、法治、德治協同發力的“組合拳”。
總之,通過黨建對鄉村振興的政治引領、資源引領、行動引領,不僅能夠創新黨建工作模式,還能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面向未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社會各界、廣大農民群眾共同參與,引進專業人才,融入現代科技,不斷提高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