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開展古民居普查。
為期2天的培訓中,參訓人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授課專家學者講解古建筑修繕保護專業知識及注意事項,解讀了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管理相關法規政策文件等。
“去年我們舉行了首期培訓班,今年進一步擴大規模,新增7個村和2個鎮?!笔凶〗ň窒嚓P工作人員介紹,這場培訓增強了基層管理人員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認同感、責任感,提高業務知識、專業素養和保護水平。
據悉,去年4月,莆田市城鄉建筑風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負責統籌協調全市城鄉建筑風貌管理。去年12月,我市在市住建局增設歷史風貌保護管理科,負責牽頭統籌協調全市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城鄉建筑風貌管理。涵江區、秀嶼區、湄洲島也成立了歷史風貌保護管理機構。目前,其他縣區正完善相關機構。
此外,市直國有企業及各縣(區、管委會)均成立古厝公司,負責古厝的征集回購和保護利用,以及傳統構件的征收保管利用。我市還成立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家委員會,聘任48名國內知名教授、學者和技術人員作為專家委員會委員,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
去年12月起,我市組織開展歷史文化遺產全要素普查。普查項目包括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古樹名木、古井、古牌坊、古碑、古橋、古渡、古道及其他文物古跡等,重點對留存50年以上建筑進行普查認定。目前,各縣(區、管委會)全面完成歷史文化遺產普查摸底,正抓緊認定公布工作。
?。ㄤ刂奕請笥浾?黃凌燕 文/圖)